1.色彩鲜艳明快。
2.反差强烈。
3.强调清晰度。
4.底色去除。在彩报印制工艺中同样可采用底色去除减少油墨量
5.由于各种原稿受时间、传输、设备许多出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操作者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应使彩色图片整体不失真,颜色接近其真实效果,设定好图片的黑白场,小面积的极高光处可以绝网,但大面积部分切忌绝网,暗调处应保留层次。
传统打样和数码打样技术的比较
方面 传统打样 数码打样
相对印刷效果的彩色 较差、色差较大 好、色差小
图像再现性能
图像分辨率 好(套印准确时) 好
样张一致性 较差 好
输出速度 慢 快
打样幅面 大 可大可小
系统成本 较高 较低
人员要求 要求高 无专门要求
其他 需要分色片输出、晒版配套 不需要
占地面积 大 占地少
环境 要求高 无环境特殊要求
起初,打样是在印刷机上由印版(印版和压印滚筒)完成的。从技术的角度看,只有真正出众的样张,才能称其为打样。
当然,在印刷机上进行打样是无利可图的。因此,人们又寻求更为有利的打样方法–在卷筒纸和平版打样机上印刷样张。为了模拟实际生产用印刷机的结果,打样条件必须与实际印刷条件更接近。
后来,人们又开始使用可复制的打样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只能是打样的代替品,因为它不再是用油墨在正式印刷的纸张上印样张,而是用色料和其他颜料在合成材料载体上印样张。德文称这种打样方式为“Proof”,但在英语词汇中这个单词的意思完全不同。
英文“Proof”是所有打样方式,德文的意思却是“彩色试印”,彩色试印又分“材料彩色试印”和“非材料彩色试印”。与之对应的英文名称是“硬打样”和 “软打样”。“硬拷贝打样”又分为“机器打样”,“胶印机器打样”,与之对应的德文名称是“打样”,“打样代用品”。模拟打样代用品由胶片生产,数字打样代用品由数字数据产生。
在法国习惯用语中,没有表示打样代用品的专业词汇,使用较多的是其同义词“可罗马林”。
在PS中,一个图象尺寸大小是103MM*103MM(包括出血)
那么储存为TIFF后,导入到AI后,页面设置多少?
角线是用专色,对吗?
答:页面设置103mm*103mm, 角线为套版色(即4色)
什么叫做反转片?
也就是正片,而一般照相机胶卷的照片是负片,
反转片就像幻灯片一样,能在胶片上看到原本的色彩。
C:100 M:0 Y:0 K:0 打印出来的颜色好浅,还发绿,改成什么样的值才能好些呢?
打印机的是“墨水”,是水性的,印刷用的是“油墨”,是油性的,正确的颜色是打印不出来的(相对于印刷颜色),可以比较接近,但因为是水性墨水,所以无法达到油性油墨的光泽和饱和,而且因为纸张的不同而颜色不同。所以千万不要看打印稿来定颜色,这个你要对客户解释清楚,如果客户要知道准确的颜色,可以拿色标书给他看,指出是哪一个颜色,正确的颜色是在输出非林打样后的打样稿。印刷厂也是根据打样稿调色印刷的。
打印机打照片,除了硬件的原因,软件方面要怎样提高打印质量呢?
答:调整好颜色、对比等等,图片精度略高些,打印一般在150-300dpi之间比较好。必要的话,还要对图片进行些修饰、去污点、裁切调整等。一般数码照片的分辨率都是72,要在PS里自己改分辨率。另外,打印机的驱动界面中的设置,很多时候产生的影响比起用软件调整来还要大!要视打印机而定,通常在选用打印纸设置方面比较重要。比如:用一般喷墨纸打印就选喷墨纸,用相片纸打印的话就选相片纸打印咯。
WORD能否出菲林?
答:WORD 也可输出做好了直接拿到输出公司(必须时可将字体拷贝到输出公司)。一般的做法是打印到文件*.prn格式,然后转*.ps格式,这项工作一般由制版公司完成,你只要提供WORD文件就可以了。不过你要注意字库兼容的问题,以及在制版公司打开后有无页面变化以及跳字现象,可能大小也会改变。以前WORD的填色是RGB的,出不了彩色的。 现在的RIP一般都可以将RGB转为四色输出。
画十字线是不是就是在文件四边的中段各画一个圆圈加十字就行了?
答:是的。用极细线(0.076mm),CMYK正常印刷状态下定义为cmyk各100。
请问做好的版带出血的距离与纸张的距离之间要有多少mm?上次版主说留14mm,是不是任何开数的都要留14mm。如果是的话。为什么我们左右都留 10mm?
答:1、首先要看印刷的咬口,一般6-10mm。
2、看是正反版、左右轮或天地轮,前二个为一倍咬口,后一为两倍咬口(注意:咬口印刷不出来)
3、边缘出血最好2-4mm,中间出血看实际情况(看是同色底色、花色底色、刀切、模切等)。
在中文版CD 9.0如何设置出血位?裁剪线又在哪?是手动设置还是别的?
答:裁切标记可以在打印出片的时候选。要出血的话,默认为2mm,也可以在其手工加到3mm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