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劳动才是体面的?

      五一劳动节前夕,各式庆祝的活动、话题一时间成了热点,似乎人们都在享受着节日带来的快乐、假期,而胡主席在此时提出“体面劳动”,无疑给所有人敲了当头一棒,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号“劳动节快乐”,是不是真的快乐?什么样的劳动才是体面的?

“体面劳动”一词,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新任局长索马维亚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其定义是,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以及开展政府、企业组织和工会三方的协商对话,来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

体面劳动一词再次掀起热潮还是因为27日胡主席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表示,应该不断增加一线劳动者的报酬,让群众体面劳动,完善劳动保护机制。

提到“体面劳动”,让笔者想起了前一阵各地区均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从去年年底开始,各省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现象,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进入社会,一线劳动者队伍年轻化。他们追随着父辈的脚步,走出农村,走出大山,成为打工大军一员。然而新一代的打工仔却与他们的父辈不一样,他们有着自己的追求。用工荒现象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劳动者寻求“体面劳动”不得而导致的结果。

印刷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任务重时,经常需要工人超负荷工作,所以当工人的观念转变以后,不再愿意从事这样繁重的工作,而是希望寻找更轻闲的工作。而另一方面,长期的加班却得不到应得的报酬,使得年轻的打工者越来越不愿意从事一线工厂的工作,他们希望工作不要太累,工作环境无污染,工厂不要远离城市,附近有可以休闲娱乐的网吧、球场,甚至会要求要有时间跟女朋友约会,所有这些无不彰显着他们对劳动的“体面”要求。

要劳动者体面地劳动,单单提高劳动报酬是不够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社会保障、职业发展,只有当劳动者多方面的权利、权益都得到保护、执行,才能使劳动者的劳动真正体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