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多色胶印机的发展方向

1.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我国单张纸胶印机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至少有15~20年的差距,根据是1995年海德堡公司已经推出在机制版的数字印刷机。在此以前还有的企业已经销售带翻转机构、B-B式、串接式的双面八色胶印机。2001年海德堡开始推出卷筒纸连线的裁单张纸机组的单张纸多色胶印机以及10个色组的单张纸胶印机。在这些设备中已经配置与印前技术信息共享的数字接口,并实现按JDF文件格式印刷过程的全自动化。另外无水胶印技术已经在数字胶印机上开始应用,采用网纹辊定量传墨技术可以使传墨系统简化,没有水墨平衡的干扰,这种印刷技术起源于柔性版印刷技术,应用前景较好,国内还没有企业应用。
  无水胶印的另一种形式,是采用无水胶印印版,原理是硅胶斥油的性质,无水版是在已涂的感光层上再涂上一层硅硐胶层,印版在曝光前,感光层与硅硐胶层牢固地黏附在一起。感光后,印版感光处(非图文部分)产生光聚交反应,使上层的硅硐胶层黏附而固定下来。未被感光的图文部分,用化学处理手段去掉硅胶层,即成为无水胶印版。这种无水胶印技术在国内应用较少。
  卷筒纸胶印机在全面应用无轴技术的同时,已经解决张力控制、自动套准、墨色遥控等数字化操作技术等问题,同时开始应用无缝滚筒技术,克服由于胶印机滚筒上存在版口,在印刷过程中容易产生振动和冲击,不但产生85~90分贝的噪音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威胁,而且影响印刷品质量和机器的寿命。采用无缝滚筒,就要求印版的形状是圆筒状,胶印机的结构要求实现直接从一端将圆筒状的印版从轴向装入,目前国内企业还没有采用这种技术,而仅在卷筒纸胶印机上采用窄缝滚筒技术。
  另一项新技术是无扎针折页,指纸张通过卷筒纸胶印机多组印刷以后,进入三角板进行一折,折叠以后再进入滚动折页和裁切,为使折页连续进行,已经进行一折的纸带由滚筒上的扎针带动进行下一张纸的折页。扎针的存在,势必产生针孔和纸屑,对胶印机造成粉尘污染的同时,对于书刊印刷也会产生纸张的浪费。
  2.严格执行国际标准
  国外大多数企业已经执行欧洲CE、德国GS、美国UL的安全要求,产品操作过程有安全保证,降低了事故的发生频率。随着数字化设备的发展进程,国际供应商已经执行CPI3、CPI4、PDF、JDF等与印前制版、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有关的文件格式标准,使印刷全过程实现自动化。
  3.重点发展中小型卷筒纸报纸胶印机
  卷筒纸报纸胶印机主要市场是报社印刷厂的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大批旧式桑拿印报机、书报两用机和铅印轮转机的更新改造和淘汰步伐,用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占地面积小的中小型印报机来替代。大型双幅卷筒纸胶印机主要用于国家级大型报社印刷厂,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的发展,印刷媒体集中在一个城市印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除几个超大型城市需要配备大型机,省市报纸完全可以采用国产的中小型印刷设备,我国没有必要投资开发大型双幅印报机。
  4.商业卷筒纸胶印机是发展方向
  该机型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有3种原因:首先是商业卷筒纸胶印机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印刷速度比单张纸多色胶印机高1倍以上,双面同时印刷总的生产效率是单张纸多色胶印机的4~6倍以上,从而缩短了高档印刷品的印刷周期,降低了印刷品的加工成本,因此受到印刷企业的垂青。其次,商业卷筒纸胶印机在技术上取得较大突破,使铜版纸印刷已经接近单张纸胶印机的质量水平,印刷质量的技术保障措施,诸如零速自动接纸、高速自动接纸、二次张力控制、烘干装置、冷却系统、上光装置、酒精湿润系统和自动套准等技术已经成熟。再次是商业卷筒纸胶印机的制造模式已经发展成为国际配套的生产模式,如国外组合生产,还不如我们按同样的模式自主生产,这样将大大降低采购成本,有利于印刷企业的发展。
  5.突破对开单张纸胶印机瓶颈
  对开单张纸多色胶印机仍然是印刷市场骨干机型,然而其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是胶印机制造业需要全力突破的瓶颈。当然近年来也出现一些利好消息,一是有的企业自主开发的高端产品销售额有所增长,经过长期考验已经被用户认可,从销售和现场展示活动可以得到证明;二是与国外先进技术嫁接的产品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好现象;三是又有部分企业开始涉足该领域,并推出了对开多色胶印机产品。对开单张纸胶印机的自动化水平较低、操纵性能较差、故障率较高仍是拓展市场的主要问题,同时各企业由于销售量上不去,产品装配过程还没有实现流水线作业,从而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用户的使用信心。
  胶印仍然是印刷市场的主要印刷方式,尤其在我国新闻出版、书刊印刷和包装印刷等大批量的印刷场合,仍然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国外正在向柔性版印刷过渡)。发展胶印设备制造产业,一方面满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实现我国向印刷设备制造强国发展的理想。
  印刷设备市场的发展趋势,总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低效率向高效率、模拟印刷向数字印刷发展,应该相信我国胶印机产业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立足国内,走向世界。(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