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巡视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设备检查

设备巡视检查是运行工作中经常性的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处于运行状况的设备,其性能和状态的变化,除依靠设备的保护、监视装置、表记等显示外,对于设备故障和异常初期的外部现象,则主要地依靠值班人员定期的和特殊的巡视检查来发现。

因此,设备巡视检查的质量高低、全面与否,与人员的运行经验、工作责任心和巡视方法直接有关。

巡视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 (1)眼看:用双目来测视设备看得见的部位,观察其外表变化来发现异常现象,是巡视检查最基本的方法,如标色设备漆色的变化、裸金属色泽,充油设备油色等的变化、渗漏,设备绝缘的破损裂纹、污秽等。
  • (2)耳听:带电运行的设备,不论是静止的还是旋转的,有很多都能发出表明其运行状况的声音。如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平稳、均匀、低沉的“嗡嗡”声是我们所熟悉的,这是交变磁场反复作用振动的结果。值班人员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只要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声音情况,遇有异常时,用耳朵或借助听音器械(如听音棒),就能通过它们的高低、节奏、声色的变化、杂音的强弱来判断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
  • (3)鼻嗅:鼻子是人的一个向导,对于某些气味(如绝缘烧损的焦糊味)的反映,比用某些自动仪器还灵敏的多。嗅觉功能因人而异,但对于电气设备有机绝缘材料过热所产生的气味,正常人都是可以辨别的。值班人员在巡视过程中,一旦嗅到绝缘烧损的焦糊味,应立即寻找发热元件的具体部位,判别其严重程度,如是否冒烟、变色及有无异音异状,从而对症查处。
  • (4)用手触试:用手触试设备来判断缺陷和故障虽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但必须强调的是,必须分清可触摸的界限和部位,明确禁止用手触试的部位。
    • 1)对于一次设备,用手触试检查之前,应当首先考虑安全方面的问题,例如,对带电运行设备的外壳和其他装置,需要触试检查温度时,先要检查其接地是否良好,同时还应站好位置,注意保持与设备带电部位的安全距离。
    • 2)对于二次设备的检查,如感应继电器等元件是否发热,非金属外壳的可以直接用手摸,对于金属外壳的接地确实良好的,也可以用手触试检查。
  • (5)使用仪器检查:巡视检查设备使用的便携式检测仪器,主要是测温仪、测振仪等,可以及时发现过热异常。

厂区架空线路检查

对厂区架空线路,一般要求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如遇大风大雨及发生故障等特殊情况时,还需要临时增加安全检查次数。

架空线路的安全检查应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1. 电杆有无倾斜、变形、腐朽、损坏及基础下沉等现象。
  2. 沿线路的地面是否堆放有易燃易爆和强腐蚀性物质。
  3. 沿线路周围,有无危险建筑。应尽可能保证在雷雨季节和大风季节里,这些建筑物不致对线路造成损坏。
  4. 线路上有无树枝、风筝等杂物悬挂。
  5. 拉线和板桩是否完好,绑托线是否紧固可靠。
  6. 导线的接头是否接触良好,有无过热发红、严重老化、腐蚀或断脱现象;绝缘子有无污损和放电现象。
  7. 避雷接地装置是否良好,接地线有无锈断情况。

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重点检查。

高压检修方法

高压检修时,应遵守停电一验电一放电一接地一挂牌一检修的程序。

一、“停电一验电一放电一接地一挂牌一检修”是保证高压检修安全的安全技术措施,应当按照工作票和操作票完成各项技术措施:完成过程中应有人监护;操作时工作人员应配用相应电压等级的安全用具。

二、检修工作中,被检修设备应当停电,停电时,应注意所有能给检修部位送电的电源均应停电:停电时,应将运行中的工作零线视勾带电体,并与相线采取同样的措施;高压停电操作时,应先拉开断路器.后拉开隔离开关,如断路器的电源侧和负荷侧均装有隔离开关,在拉开断路之后,应先拉开负荷侧隔离开关,后拉开电源侧隔离开关。

三.对已停电的线路或设备,不论具经常接入的电压表或其它信号是否指示无电,均应进行验电:按停电线路或设备的电压等级选用相应的经试验合格的验电器;验电前应检查验电器是否完好,只有经合格的验电器验明无电才能作为无电的依据:验电时应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短路。

四、对高压设备进行检修,停电后还须进行放电;这主要是消除被检修设备残存的电荷;放电应用配有专用导线的绝缘捧操作,或用临时接电线操作,或用专用接地刀闸操作,放电时人体不得与带电体接触。

五、为防止给检修部位意外送电和可能的感应电,应在被检修部分的外端(开关的停电侧或停电的导线上)装设临时接地线,临时接地线应将三相导体接地并予短接,装设临时接地线应注意以下要求:凡可能给所检修设备突然送电的方面或能产生感应电压的装置均应在适当部位挂临时接地线,只有先验明无电后方可挂临时接地线;挂临时接地线应九接地端(接地要良好),后接相线导体端,拆除叫顺序相反:装拆临时接地线应使用绝缘杆操作或戴绝缘手套操作,并应由两人执行。

六、挂牌上要是要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防止出现不安全行为;挂牌多用绝缘材料制成,种类很多为“行人止步高压危险”,“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等等。

动力照明配电箱的检查

  1. 各路配线负荷是否标志清晰。
  2. 熔丝(片)容量符合是否规程要求。
  3. 保护接地(零)系统连接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 箱体是否接入接地网。
  5. 引进、引出电缆孔洞是否封堵严密。
  6. 是否存在缺口与电缆接触。
  7. 配电箱门是否完好,箱内有无杂物。
  8. 室外电源箱防雨设施是否良好。
  9. 面对电源箱是否符合左零右火的规定。
  10. 零、火线接线端子标志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零、火混接。
  11. 开关外壳、消弧罩是否齐全。
  12. 是否将临时线接在刀闸或开关上。
  13. 是否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管)。

电能表的安全检查

1、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检查

  • (1)检查接线:主要检查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是否与电能表的电流进出线相符,电压的相序是否为正相序,电压与电流是否同相,接头接触是否良好等。
  • (2)电流短接和电压断开法:分别短接A、B、C相电流的进出线或断开A、B、C相电压,看电能表转盘转动的快慢,如果负荷比较稳定且平衡,则短接一相电流或断开一相电压,电能表转速为正常的2/3,如果偏差大,说明计量异常。也可用同时送同一相的电压、电流的办法进行检查,此时电能表的转速应为正常的1/3。
  • (3)检验电能表误差:现场校验仪的电压从电能表的端钮盒取,电流用钳形电流互感器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钳入采样,校验时要注意观察校验仪显示屏上的有关参数(如有带一次钳形互感器的校验仪还可以方便地测出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误差),有助于判别接线、电流、电压是否正常,若电能表误差较大需拆回校验。

2、三相三线有功表的检查

  • (1)测量线电压:用万用表测电能表各电压端钮间的线电压:正常时Uab=Ubc=Uca=100V(一般实际一次电压高于额定电压,二次电压也略高于100V)如果测出的结果是Uab=0,Ubc=Uca=100V,则说明A相电压断开,Uab=Ubc=50V,Uca=100V,则说明B相电压断开,Uab=Uca=100V,Ubc=0,则说明C相电压断开。
  • (2)确定B相电压:用电压表测电能表各电压端钮对地电压,若为100/1.732v则为A或C相电压端钮,是0V的为B相电压端钮。
  • (3)Ua、Uc 对调法:如果Ua、Uc对调后,电能表仍能转动说明接线肯定是错误的,反之不成立。
  • (4)断开B相电压法:当负载稳定接线正确时,将电能表的B相电压断开,此时电能表电压线圈承受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一半,所以电能表仍正转且转速减慢一半,如果断开B相电压后,电能表不是减慢一半,说明接线肯定错误,反之不成立。
  • (5)改正接线:查清错误接线后应该把接线改成正相序的正常接线,即B相电压改接在电能表中间电压端钮,A相元件加线电压Uab和电流Ia,C相元件加线电压Ucb与电流IC。
  • (6)电能表误差检测:误差检测基本上与三相四线电能表相同,在近似法中,如果直接串入二次回路,则Ki取1计算:如果电流、电压按配电屏显示的一次电流、电压,则需将其折算到二次的电流、电压计算。用校验法校电能表时,如果有电流试验端子最好用校验仪电流回路直接串入二次电流回路比较准确,如用钳形电流互感器误差会稍大些,校验误差后还可以利用向量图来检查接线。

3、停电检查

  • (1)测量直流电阻:如果现场允许停电,我们还可以利用测量电能表的电流、电压线圈的直流电阻来判断:一般220V单相电能表电压线圈的直流电阻约为0.4~1.2kΩ,3×380/220有功电能表的电压线圈直流电阻为0.4~0.8kQ,3×100有功电能表的电压线圈直流电阻为70~
    150Ω,它们的电流线圈直流电阻都约为0Ω。
  • (2)测量回路电阻:在停电情况下,任意断开电流回路的一点用万用表串入测量其回路直流电阻,正常时其电阻近似为零,若电阻很大则可能是二次接错或短路:测量电压回路时,在电压互感器的端子处断开,分别测量Uab、Ubc、Uca的直流电阻,此值应较大,如接近零或很大,可能是短路或开路,则必须分段查找以缩小检查范围。
  • (3)确定电流互感器变化:在现场测电流互感器比差时,如果标准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为f0,测得的误差为8,则可用公式f-f0(1+)确定互感器的实际变化,如用150/5标准互感器测得互感器的比差为-25%,则f-f0(1+)=150/5(1-0.25)=200/5,则电流互感器的实际变比为200/5,电压互感器变比也可用同样方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