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过程常见问题处理标准(下)

      8.自化 


  8.1现象:印刷后的油墨层呈现自化现象。 


  8.2解决办法 


  8.2.1降低车间空气温度。 


  8.2.2提高印刷机干燥能力,进行迅速而彻底的干燥。 


  9.橡胶辊垃圾 


  9.1现象:印刷中出现有规律的图文印刷不全现象。 


  9.2解决办法 


  9.2.1检查橡胶辊上是否有小薄膜等小垃圾。 


  9.2.2检查橡胶辊是否表面有损伤。 


  10.色差 


  10.1现象;印刷过程中,卷与卷之间出现颜色差异现象。 


  10.2解决办法 


  10.2.1严格控制好油墨的粘度,保持稳定一致。 


  10.2.2保证每次配墨配比一致,颜色稳定。 


  10.2.3防止层次版因堵版引起色差。 


  10.2.4印刷速度稳定。 


  10.2.5刮墨刀角度稳定。 


  10.2.6防止旧油墨使用不当引起色差。 


  11.套印不准 


  11.1现象:印刷品的纵向或横向错位,使印刷品图文模糊。 


  11.2解决办法 


  11.2.1防止引力设定不当引起的套印不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11.2.2防止导辊过脏引起的套印不准,清洁各机组导辊。 


  11.2.3随时对横向进行调整。 


  11.2.4检查印刷版滚筒及橡胶辊是否跳动。 


  11.2.5因薄膜的质量问题引起(如松紧边喇叭口等),更换薄膜。 


  12.尺寸偏差 


  12.1现象:印出后的印刷品与实际要求的尺寸不一致。 


  12.2解决办法 


  12.2.1适当调整印刷张力。 


  12.2.2防止温度设定不当造成尺寸偏差。 


  13. 工艺操作步骤: 


  涂布凹印工艺操作如下: 


  13.1原材料的准备。接到生产工程单后,按产品规格,数量,领取原材料。根据产品的色样准备好性能相匹配的油墨和适量的辅助剂。投印前应对油墨的种类,数量事先调配好。 


  13.2版辊的安装,根据工艺单要求选用正确的版滚装好。如果是印刷多色产品,还需注意版辊的左右面,按照印刷色序将印辊分别装在各个单元。 


  ’表印’彩色印刷色序一般为;白→黄→红→青→黑。 


  ’里印’彩色印刷色序一般为:黑→青→红→黄→白。 


  13.3选择与版辊相符合的胶辊,刮墨刀安装。 


  13.4开机试印。慢速,开空机试运转查看机械各部位是否正常,将卷材装上开卷轴,注意使薄膜的处理面向印刷面,调整张力。检查刮墨刀是否能刮墨均匀无图案处是否刮干净。 


  13.4. 1干燥温度的调节,油墨的干燥快慢除受溶剂本身的挥发速度影响外,主要由烘箱内热风温度的高低来决定,一般讲,机速快,墨层厚,环境温度低,湿度高,溶剂挥发速度慢时,干燥温度应调整略高些。温度调整的原则是在保证印刷品充分干燥的前提下,干燥温度尽量低。 


  13. 4. 2印刷压力的调节。使压印滚筒与印刷滚筒间产生印刷压力,压力大小以能够即出清晰的图文为准。 


  13. 4. 3张力调节。张力调节应考虑下列因素: 


  13. 4. 4薄膜的种类及伸缩率,例如BOPP伸缩率大,张力应小些;PE伸缩率小,张力应适当加大。 


  13. 4. 5薄膜的厚度及质量。薄膜较厚时张力可适当加大些;薄膜的两边松紧不一致时,可适当加大张力。 


  13. 4. 6干燥箱温度。在环境温度提高时,薄膜易拉伸,可相应降低张力。 


  14.正式开机 


  18.1收卷,收卷不宜过紧,防止产品变形,粘脏。一般以产品收卷整齐竖放时卷芯不滑动为准。 


  18.2对产品质量检查。(对照产品质量标准) 


  印版滚筒上非图文部分留下刮墨刀未刮净的油墨,印刷时转移到薄膜上,成为污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