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印刷故障:“条杠”的相关知识

      在平版印刷实践中,“条杠”是经常出现并很难彻底解决的印刷质量问题。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条杠”的相关知识。     


      1.“条杠”的概念
      平版印刷品上出现平行于滚简轴线方向,因网点发生不规则变形引起墨色深浅不一的带状印迹,又称“杠子”、“条痕”。
      2.“条杠”的分类
      ①.按“条杠”的墨色可分为墨杠与水杠两种。
      墨杠:在印刷品的印刷区域内,网点发生不规则的增大,墨层增厚,比同时印上的墨色有明显的深色带状印迹(又称“色杠”)。
      水杠:在印刷品的印刷区域内,网点发生不规则的缩小,墨层减薄,比同时印上的墨色有明显的浅色带状印迹(又称“白杠”)。
      ②.按“条杠”的发生原因可分为齿轮条杠、振动条杠、辊条杠和其他条杠。        
      齿轮条杠:胶印机各滚筒、输墨部件、输水部件的传动齿轮的精度不足,导致齿面磨损或轮齿损坏,在啮合传动中产生振颤,致使滚筒上的印刷图文发生相对滑移而出现“条杠”。其特征是印张中的条杠间距与齿轮的节距相等,并密布版面形似“搓衣板”。          
      振动条杠:胶印机工作时在匀速运转的某一瞬间突然发生振动,此振动破坏滚筒匀速转动而使印刷滚简间发生微量晃动而产生“条杠”。如印刷滚筒工作面与空挡转换、滚筒离合、滚筒咬纸牙的开合、凸轮连杆机构的运动惯性或各传动部件的轴承磨损等,都会引起冲击震动,从而导致印刷图文发生相对滑移而出现。“条杠”其特征是印张局部位置出现“条杠”且位置固定,“条杠”的位置与机械运动的周期性、规则性振动相关。   
      辊条杠:辊条杠是因为胶印机的匀墨、匀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或胶辊加工精度、配合精度不当,引起水、墨辊与印版滚筒、窜辊间在工作时产生滑移,或因压力调节不当使接触位置凹陷,干扰水墨正常转移,从而形成“条杠”。其特征是条杠数f略多、杠带较宽,杠宽与墨辊的表面周长相等,位置不固定,印品前后墨色轻重不一。
      其他条杠:参与印刷过程的橡皮布、衬垫、印版、纸张、油墨、润湿液、操作工艺等因素产生的条杠。因其特征不一,本文暂不细作论述。


      “条杠”的产生涉及到平印机的设计、机械零件的用材与加工工艺、工作人员的操作、印刷材料的选用、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等多方面因素。印刷中产生“条杠”的主要原因是平印机的印刷滚筒与输墨、输水机构运动时或纸张文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引起印迹相对位置的滑移。因此,我们现有的平印设备及技术不可能杜绝“条杠”的产生,只能是通过改进技术与操作工艺来尽量减少、减轻“条杠”的产生。(责编: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