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前设备:光绘机的四大认识误区


     由于用户对光绘机工作原理不了解,或者由于某些供应商的刻意误导,使用户对光绘机产生了一些误解。在此我们对此作出针对性的解释,以纠正不正确的认识。


一、关于“定位精度”的认识误区
     用户往往认为“分辩率”是光绘机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所以在购买光绘机时一般只注意“分辩率”指标,而完全忽略了“定位精度”指标。到底哪个指标更重要?
   “定位精度”更重要,它是决定性的指标。“定位精度”的高低决定光绘菲林的精度。如果“定位精度”达不到指标,则光绘菲林无法与数控孔对准,该光绘机完全无法使用。所以说“定位精度”是光绘机的决定性指标。“分辩率”只影响光绘菲林上线条边缘的光滑程度,并不影响光绘机的“定位精度”。用户往往认为“分辩率”高的机器,“定位精度”一定高。这也是不正确的认识。
      对于进口光绘机而言,以上的认识是正确的。但是,国产机不是进口机。国产光绘机的技术弱点在于大幅面(500mm以上)的光绘机,其“定位精度”难以保障。这就是为什么国产光绘机的“分辩率”提高很快,而“定位精度”却提高很慢的根本原因。
      某些销售商正是因为其“定位精度”指标达不到最低要求(0.02mm),转而突出强调“分辩率”指标的重要性。所以购买国产光绘机必须严格检测其“定位精度”,否则将落入销售商的陷井。


二、关于“分辩率”的认识误区——很多用户认为:“分辩率”越高越好。这也是错误的认识。
      首先要分清不同“分辩率”指标所适用的对象:
      1、2000dpi主要针对单、双面板;
      2、4000-8000dpi主要针对多层板;
      3、8000dpi以上主要针对液晶(LCD)和玻璃板介质。
      所以一般来说2000dpi已足以适应单双面板的要求。2000dpi的光绘机如果“定位精度”能够保障,完全可以制作4-8层板的光绘菲林。进口光绘机制作PCB菲林一般都是用2000dpi,只有在制作LCD或多层板菲林时才采用4000dpi以上的“分辩率”。对于光绘菲林外加工来讲,当然“分辩率”越高越好。但对于购买光绘机来讲,可并不是这样。
      购买光绘机首先要保障使用要求。在保障要求的前提下,“分辩率”过高反而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1、“分辩率”越高,绘图速度越慢,效率越低(成倍数下降);
      2、“分辩率”越高,光绘机的技术难度越大,会带来不必要的故障;
      3、“分辩率”越高,对主控电脑的要求也越高;
      4、“分辩率”越高,光绘机价格大幅提高。
      一些不良销售商正是因为售价高,而向用户推销高分辩率光绘机或作为更新换代产品。其实做双面板(甚至4-6层板)2000dpi已经足够了(在精度保证的前量下),采用高分辩率光绘机完全是浪费。


三、关于光绘软件的认识误区
      光绘软件是光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往往轻信销售商的宣传,而没有认真考查光绘软件的功能。就算光绘机的性能是很好的,但如果光绘软件不好,也会造成光绘机无法使用或工作效率低下。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在购买光绘机之前,不要只听销售商笼统的说是“最好的”,而应对照本公司提供的“光绘软件功能检测表”逐项检验其功能,只有达到该表的所有功能的软件才是“最好的”。


四、关于“自动上片”的认识误区
     “自动上片”肯定比“手动上片”好,但这是有前题条件的:只有在机械精度相同的情况下才是可比的。如果机器本身的机械精度就达不到要求,“自动上片”根本无助于精度的提高。“自动上片”要增加相应的机械结构和控制部分,由于国产器件和加工等问题,增加的部分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带来故障。如果仅仅因为上下片部分出故障而造成停机,这种代价是不值得的。因此“自动上片”必须在保证机械精度和不提高故障率的前提下才是有意义的。


                                                                                   (责编: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