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薄膜张力
覆膜中要控制好薄膜张力。薄膜张力过大,会发生拉伸变形,特别是在干燥过程中易产生延伸,这样,覆膜产品经定形、分切后膜面就会翘起,甚至纵向起皱;张力过小,易使薄膜两端松弛,又会导致覆膜产品起泡或不规则起皱等;若薄膜两边张力不一致,会造成涂胶不均匀,严重时,松的一边甚至涂不上胶。
2.涂胶量及均匀性
在印刷品与薄膜表面涂布胶黏剂时,要求薄且均匀。水性胶黏剂涂胶量的经验值为3~8gm2,胶层厚度为5~8μm。一般铜版纸印刷品覆膜的涂胶量控制在3~5gm2,胶层厚度约5μm;胶版纸、白板纸等印刷品覆膜时,因表面平滑度及平整度差,胶黏剂的渗透性大,涂胶量可控制在6~8gm2,胶层厚度约8μm。此外,在覆膜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在黏合牢固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胶层厚度,一方面可以减小胶黏剂对覆膜产品透明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覆膜成本。
3.烘道温度
在覆膜过程中,涂布在塑料薄膜上的水性胶黏剂应先经过烘道进行烘干,使胶层中的水分挥发,提高黏度。胶层的干燥度一般控制在90%~95%,此时胶层的黏合力最强。烘道的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温度过高会造成薄膜变形、起皱、收缩,还会使黏合牢度下降。反之,烘道温度太低,胶层中的溶剂挥发不充分,胶层的黏度太低,也不利于覆膜质量的提高。
当然,烘道的温度设定,还应综合考虑风速、覆膜速度、涂胶量以及溶剂的挥发速度等因素,如风速小、覆膜速度快、胶黏剂涂布量大时,烘道的温度可略高。对于水性干式覆膜,其烘道的温度通常控制在60~75℃。
4.覆膜速度
覆膜速度除了影响胶黏剂的涂胶量外,更重要的是它决定着胶黏剂的干燥情况。覆膜速度的设定,应以涂布在薄膜上的黏合剂充分烘干(干燥度在90%~95%)为准。一般说来,烘道温度高,覆膜速度宜快些,烘道温度低,覆膜速度宜慢些。对于水性干式覆膜,覆膜速度控制在8~30mmin较合适。覆膜速度太慢,工作效率太低,覆膜质量也不一定就好,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根据印刷品的情况,合理提高覆膜速度,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5.覆合压力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覆合压力的作用是使印刷品与薄膜牢固黏合在一起。覆合压力大些,有助于提高黏合牢固,但覆合压力过大,容易使薄膜变形、皱褶,且容易给裁切模切产品造成困难;覆合压力过小,则黏合不牢。覆合压力的确定应以覆膜后印刷品与薄膜黏合牢固且表面光滑、平整、易裁切覆膜产品为准。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待覆膜印刷品的特性以及其他因素来调节覆合压力。实验数据显示,在水性干式覆膜中,一般印刷品的覆合压力在10~15Mpa时,能够取得良好的覆膜效果。对于特别的印刷品覆膜,应以黏合牢固为准,适当增大或减小覆合压力。
6.覆合温度
印刷品与薄膜只有在覆合辊加热、加压的条件下,通过胶黏剂的作用才能黏结为一体。在给定覆合压力的条件下,覆合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覆合温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黏结强度,但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温度过高,会使薄膜收缩、变形,使覆膜产品产生皱褶、卷曲及局部起泡。实验显示:水性干式覆膜时,一般印刷品的覆合温度设定在65~75℃,能够取得良好的覆膜效果。